粤西网讯(林国清 梁天宇)近日,茂名市民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院新一行,走进该局定点帮扶的化州笪桥镇柑村,开展“人生绚丽灿烂,福彩与你同行”关爱活动,为21户贫困家庭、孤寡老人和10名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送去爱心和温暖,鼓励他们要增强信心、乐观生活,通过政府帮扶和自身努力走出困境。
据了解,根据茂名市委、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和“百千万工程”部署,以及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要求,茂名市民政局自2021年7月起定点帮扶化州市笪桥镇柑村村,与当地党委政府紧密协作,扎实开展帮扶工作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 帮扶改造后的柑村“好心湖”。梁天宇 摄
茂名市民政局领导多次到柑村调研指导,推动民政局机关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,并吸收了2名致富能手、2名候任村干部入党,优化了队伍,使村党支部成功升格为党总支,并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,组织党员学习中央精神,增强党员意识,带动了村风民风改善。
村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建党庆祝活动,为老党员颁发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,走访慰问困难党员50人次,激发了党员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。
茂名市民政局驻村干部联合镇村干部、社工不定期走访排查脱贫户和困难户,核实收入情况,及时发现并解决了32个吃、住、上学、看病等方面的实际困难,确保医疗、教育、住房等帮扶政策持续有效,做到“脱贫不脱政策”。经过努力,全村脱贫户从64户191人减少到58户177人,特困、低保户从52户减少到16户,3户14人的返贫风险已完全消除,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4年来,茂名市民政局在春节、中秋等节日开展的走访慰问活动,为困难群众筹集发放慰问款物共计17.02万元。
茂名市民政局驻柑村第一书记陈兴兵说:“民生是我们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局领导多次深入驻村,谋划、指导帮扶工作,不仅加宽了马六山至柑村的路沿,新建了白毛埇村直通柑村的道路,解决了村民多年绕行2公里的‘心病’,并协调电信公司新建通讯基站,解决了信号盲区问题,还筹集福彩公益金等资金,改造村中公共服务设施,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、更优质的服务。此外,在积极协调推动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复工、开馆的基础上,局里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柑村创建省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村,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”
茂名市民政局针对柑村产业基础薄弱及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实际情况,与村委会共同探讨、谋划,想方设法吸引外出人才回村创办腊味作坊。该腊味作坊投产后,仅2024年冬季销量就超过5000斤,超过2023年全村销量的70%。成功盘活3家闲置养猪场,整合15亩撂荒地,引进百香果种植企业。直接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。
茂名市民政局还协助旅游公司打造“化州手信馆”,整合餐饮资源,提供“游购吃”一站式服务,推动旅游公司与学校合作,利用建成的直播间直播带货,拓宽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。还组织开展了黄瓜种植和网络直播带货等实用技能培训,提升村民能力。
 帮扶建设柑村法制公园,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。林国清 摄
柑村村党总支书记叶觉文表示,柑村村入选首批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”,获评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,是广东省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村,建设了占地100多亩的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,目前柑村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茂名市民政局驻村帮扶以来,在抓党建、保民生、兴产业、促就业、增收入等各方面,为柑村的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, 村集体的内生 “造血”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。
据了解,下一步,茂名市民政局将紧盯重点人群,做实做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坚决兜住民生底线;深化柑村红色旅游开发,探索文旅融合新业态;继续加大力度开展消费帮扶,拓宽农产品销路;积极协助培育本土特色产业,增强“造血”功能;协助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带头人,吸引更多在外能人返乡创业;积极协调落实帮扶资金,支持柑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建设平安乡村;推广应用“粤治美”等简便易用的数字化工具,将便民服务和治理延伸到更多乡村生活场景,让信息多跑路、村民少跑腿,切实提升乡村生活便利度和治理水平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数字动力”。 |